黄四郎一时不懂吴县令的意思,只觉得他是话里有话,思索了一番,却也没有结果,便直接的说了。

“小人这脑袋也不灵光,大人不妨有话直说。”

只见吴县令嘴角扯出一个邪气的笑,与平日里黄四郎所见的清正老实的模样大有不同,黄四郎略有吃惊,却按兵不动,静待县令开口。

吴县令起身环着黄四郎的屋子走了几步,一只手抬起来放在胸口的位置,似乎是欲言又止,半晌方才开口。

“黄羿,你可知,这天下奇闻怪事数不胜数,可未必是样样都容我们追问?”他乱七八糟的问了一句,却半点没有说出重心来,惹得黄四郎开始有些不耐烦。

若非面前这人是自己的顶头上司,自己可不会在这里听他罗里吧嗦的!

见黄四郎皱眉,吴县令还以为他是疑惑不解,便又道:“霸王山你可知?”

黄四郎虽然不了解黄羿的身世,但这霸王山,却是房陵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,那里常年霸占着一窝飞贼,房陵县的人来来往往都要经过那条道,这么多年来,真是被那群贼匪打劫去了不少银子粮草!

官府自然也派人去剿匪过几回,却因那霸王山是易守难攻,去了五六次,也是无功折返,还损失了不少衙门官差。

黄四郎点了点头:“这座山,我倒是知道,但此案件,难道和霸王山有什么联系?”

“我既提起,便是有些联系的。”吴县令不知还要卖多少关子,只叫黄四郎急得想要骂娘,又继续说:“那胡员外之妾,我猜测便是那霸王山上的贼匪所为,你若想在这房陵县平安度日,便不必查出真凶。”

猜测?

黄四郎不免疑惑,心说这县令难道这么笃定他自己猜得十拿九稳?竟现在就叫自己不必查出真凶……莫非,他有什么证据!

“嘿嘿,大人此言差矣,您不过是猜测,又怎么评判这杀人凶手就是那霸王山贼匪?再者,我若不查出真凶,难道要找替死鬼不成?如此下作的事,可并非官差所能为的。”

听闻黄四郎此言,吴县令老脸一耷拉,神情便有些愠怒,想到黄四郎此前便是被贬下房陵县而来,心说恐怕也是因为他不开窍。

吴县令此前也是个忠厚老实之人,此刻见黄四郎如此单纯,倒像是瞧见了当年的自己,心中生出同情,便坐下来与他慢慢的谈。

“黄羿,你可知这官场无情,你若真是凭着本事办事,却也无人会搭理你,除非是那皇帝陛下亲眼瞧见了……可咱们在这小小的房陵县,一旦得罪了这里的霸王,哪还有立足之地?听我一言,照我说的办了便是!”

吴县令虽然还是一副话里有话的啰嗦样子,黄四郎却已经大致的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左思右想,此刻自己若不答应,明日遭殃的,恐怕就是自己了……他思来想去,还是先点头了。

“大人所言极是,是黄羿愚钝,听了这许多竟才听懂,大人放心,此事黄羿定会办得神不知鬼不觉。”

听到黄四郎此番话,吴县令才满意的点头,“嗯,识时务者为俊杰!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顶点小说网【zbxsw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疯狂的衙役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抗日之特战兵王

抗日之特战兵王

寂寞剑客
徐锐,共和国有史以来的超级兵王,又在某军事学院指挥系深造了三年,在一次对抗演习中意外穿越到了1937年的淞沪战场。此时,淞沪会战已经接近尾声,中国军队已经...
历史连载1226万字
绍宋

绍宋

榴弹怕水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飞被驱逐出军,宗泽被遗弃东京,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……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,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,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。不过刚一启程,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,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,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
历史连载418万字
抗战之烽火燃血

抗战之烽火燃血

秃头小怪
共和国特种兵莫凡穿越到惨烈的罗甸争夺战,在血肉磨坊中与一个个鲜活的前辈军人一起浴血杀敌。感受山河破碎之悲痛,决意舍生忘死,救国保家。从淞沪会战开始,带领中华热血男儿,杀倭寇,复河山。中华之威不可犯,侵略者血债血偿!
历史连载343万字
覆汉

覆汉

榴弹怕水
努力闻达于诸侯,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!作为一个遗腹子,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。然而,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,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!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!
历史连载564万字
明末边军一小兵

明末边军一小兵

老白牛
崇祯七年三月,山西陕西大旱,赤地千里,民大饥。四月,李自成入河南,与张献忠合兵攻取澄城。七月,后金军进围宣府,兵掠大同,沿边城堡多失守。大明内忧外患,...
历史连载542万字
汉乡

汉乡

孑与2
我们接受了祖先的遗产,这让中华辉煌了数千年,我们是如此的心安理得,从未想过要回归那个在刀耕火种中苦苦寻找出路的时代。反哺我们苦难的祖先,并从中找到故乡的真...
历史连载596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