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汉把首都搬回了洛阳,但是皇帝和大臣还是在襄阳办公,洛阳由周王刘永做留守,前将军杨仪担任前军师祭酒,后将军魏延领东阳军坐镇河南尹。
诸葛亮亲自坐镇宛城,主持对东边颖川郡的攻击态势,这里是曹操发家的老根据地,对楚汉的离心力也最大,战事打了三年多才逐渐平服下来,这是后话,反正在元康二年,战事尤其惨烈。好在这几年楚汉还有点家底,诸葛亮也比较明智,采取步步为营,不去做太多太强烈的冲击。生怕把这几位逼急了,一狠心卖给孙权家。
实际上魏、吴私下已经开始商谈把豫北分割给东吴的计划,而东吴必须把所有“投降”的魏军遣返回魏国。这就是刘晔所谓“驱虎吞狼”之策。
梁军面队王屋山和大行山(太行山),也停止了向东的脚步,河南尹只有河内一地还掌握在魏人手里,而刘封的军队暂时还要对付盘踞在上党的残敌。司马懿当然也很清楚如果梁军破了上党,那么邺城就岌岌可危,好在这上党一地自古就易守难攻,刘封也没什么好办法,而且在政治上来说,曹魏太早灭亡也不利于大一统的进程。所以刘封的注意力转向了北方的太原郡。
并州民风剽悍,再加上近几年魏人迁移了许多军人来驻扎,更是让这里“老百姓”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技巧提得相当高。
晋阳
穿着绯色禅衣的梁军刀枪林立,老百姓都议论纷纷,不知道又有什么大人物来到晋阳。只见几辆精致的铜车马被一队骑兵护卫着,从那红色的飞虎大旗,说明来的是一位将军。
“散开了!”前队的净道骑兵挥舞着鞭子,哪个不带眼的挨上一下,马上皮开肉绽。
对于新来的统治者,百姓大多怀有疑虑,虽然新来的平北将军庞德和匈奴中郎将慕綮接见了地方上的士绅,但是一般的百姓内心还是非常惶恐的。不知道自命继承大汉的楚人怎么对付他们这些“叛民”。
“嗖!”一声尖啸,从人群里跃出几十个黑衣黔首的人,手执环刀,冲向了第二辆马车大呼:“为国除贼!”
护卫也是经久沙场,虽然一塄,被这群人冲到跟前,却也不慌,抽长刀来战。
正打成一团,又从拥挤的人群里跳出几个人,疯狂地朝马车射弩机。这一系列动作配合纯熟,时机也拿捏得很好,护卫已经被近战的人缠上了,而马车队列又被惊慌的人群堵住了去路。
“嗖!嗖!”后面的护卫也冲了过来,弩的射程比刺客的更远,威力更大。这场战斗没什么悬念,几个刺客见不好,立刻把弩摔碎了,拔剑冲了过来。没有活口,护卫队几乎被激怒了,杀起人来肯定不会那么客气。
原并州刺史府。
徐宣也够倒霉的,刚履新没一个月就被人捉了俘虏。对于文官,刘封一般都不加杀害,应徐宣自己的要求,刘封答应在他交割了政务后把他送回魏国去。现在并州的事物还是他暂时管理着,等待刘封,应该说是洛阳方面派人来接手。
“梁王殿下到!”
徐宣整理了下衣服,站了起来。
“使君,打扰,打扰啦!”当头走来了一个中年人,束发为握,加了赤袯冠,身穿大红深衣,左右两肩各绣了一只神鸟鹔鸘,口衔金黻,拴着牛皮大武带,右边配一块玉佩,拴着一个金丝云龙蔓花袋,左边是一把古旧的黑鱼皮做鞘的剑。这人国字脸,皮肤微黑,细眼长眉毛,高鼻方口,留着寸长短髯连着短髭,当他笑的时候眼珠子才看得到,左边的眼睛好象比右边的大一点。这人正是梁王刘封。
“大王!”徐宣不卑不亢地说道。
两人入座。
“此地民风犹胜关中啊!”刘封一乐,“没想到我刚进城就受到如此‘礼遇’。”
“也是宣不察”徐宣话虽然这么说,但是脸上没有半点歉疚。
刘封请过一人:“这位是朝廷新任命的并州刺史王连王君。”
徐宣也松了口气,两个人互相致礼。
刘封又取出一函:“令婿王士治已在我军中,所以恐怕令爱不能成行,托我致函徐君。”
徐宣接过信也不看,说道:“阿童(王浚小名)非凡人,得辅明主,有幸甚。老夫并无牵挂。”
为了笼络当地的豪族,刘封接见了太原的望族王氏、卫氏和马氏等。好象刺杀事件完全没发生一样。
私下对于刺客的追查却没放松过。
这次刺杀可以说策划得非常漂亮,事后也没多少线索可查。刺客所使用的武器,在兵荒马乱的并州并不是那么难找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顶点小说网【zbxsw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三国群雄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